當前位置:首頁 » 大衣穿搭 » 毛呢大衣有螺螄粉的味怎麼去除
擴展閱讀
如何畫服裝扣子 2023-08-31 21:59:56
學生毛呢大衣怎麼搭配 2023-08-31 21:54:11

毛呢大衣有螺螄粉的味怎麼去除

發布時間: 2023-08-31 01:54:33

① 傣族穿著、習俗都有什麼特點。

傣族的穿著、習俗特點

一、傣族服飾:

1、女子服飾:傣族女子上身著各色緊身內衣,外套淺色大襟或對襟窄袖衫,下身著花色統裙,裙上織有各種圖紋,傣族女子喜將長發挽髻,在發髻上斜插梳,簪或鮮花作裝飾。傣族婦女都喜戴首飾,首飾通常用金銀製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紋和圖案。

在小蠻腰上系一根精緻銀腰帶,據說這根銀腰帶十分珍貴,是由母親一代代傳下來。實際上這是一種信物,如果姑娘將銀腰帶交給哪個小夥子,就意味著她已愛上他了。這樣的服飾把她們裝扮得妖美玲瓏,婀娜多姿。

2、男子服飾: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都比較朴實大方,上身為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寬腰無兜長褲凈色長褲,多用白色、青色布包頭,有的戴毛呢禮帽,天寒時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這種服裝在耕作勞動時輕便舒適,在跳舞時又使穿著者顯得健美瀟灑。保留著古代「衣對襟」、「頭纏布巾,喜掛背袋、帶短刀」的特點,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織「土布」。中山裝和西裝,已成傣族青壯男子的時裝。

近年來出現了有領對襟或大襟的小袖衫,頭巾改為水紅色、綠色、粉紅色的綢子,褲子依舊。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飾物,偶爾也會發現他們的手腕上有一隻閃閃發亮的銀鐲。鑲金牙、銀牙是他們的喜好。他們通常把上好的門牙拔去,換上金或銀做的假牙。過去有文身習俗,在胸、背、腹、四肢等處文文字元號或獅虎、麒麟、孔雀等圖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3、特色配飾:由於傣族居住的村寨盛產竹子,他們除了用竹子建成的幽靜而雅緻的干欄式住宅和製作各種生活用具外,還用細篾編成彩繪的竹笠、腰籮,作為佩飾。傣族無論男女,出門總喜歡在肩上挎一個用織綿做成的挎包(筒帕)。

挎包色調鮮艷,風格淳樸,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他們常將孔雀和大像的圖案編制在筒裙、包、被面、墊單、窗簾、手巾等日用品上,每種圖紋色彩都被賦於具體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徵著五穀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二、飲食文化:

1、傣族飲食除了物質層面的豐富多彩以外,其飲食習俗、飲食文化由於充分融合在其他文化現象中,內涵同樣豐富、同樣具有眾多的層次和特性。飲食活動作為傣族人參與社會交往的重要方式,其意義已超出了滿足身體需要的范圍,充分反映了傣族人的情感和人際觀念,成為維系社會和諧、穩定不可缺少的文化凝聚力。

2、傣族的飲食活動受宗教觀念影響極深。眾多的宗教活動不僅在客觀上促進了傣族飲食文化的發展,在宗教文化與傣族飲食文化的融合過程中,更形成了較大范圍的飲食互往傳統。與人同樂,行善助人,成為傣族飲食的「最高品格」。故傣族人常說,在傣鄉不會有人餓死。乞食者可以大方地坐上傣家飯桌與主人一同進餐。

三、建築文化:

傣族民居傣族的建築受氣候、海拔、地形、建築材料等自然環境和人口、經濟、宗教、政治、科技、思想意識等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干欄式民居,主要是以西雙版納型和德宏瑞麗型傣族民居為代表的干欄式建築;另一種是以元江、紅河一線傣族民居為代表的厚重結實的平頂土掌房;另外德宏的芒市、盈江、梁河等地是與漢族建築相似的平房。

四、傣族的節日:

傣族有很多節日,最具代表性的是傣族潑水節。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桑堪比邁」(意為新年),西雙版納德宏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過這一節日。

柬埔寨、泰國、緬甸、寮國等國也過潑水節。 潑水節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農歷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其內容包括民俗活動、藝術表演、經貿交流等類別,具體節日活動有潑水、趕擺、賽龍舟、浴佛、誦經、章哈演唱和孔雀舞、白象舞表演等。

(1)毛呢大衣有螺螄粉的味怎麼去除擴展閱讀:

傣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最早源於中國的雲貴高原,經過幾千年的變化,逐步向中南半島及南亞次大陸遷徙。傣族擁有著自己的語言以及文字,具備著各方言都有共同的語法結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傣族的日常習俗更是有獨具一格。